拟声词是摹拟事物声音的词。又叫摹声词、状声词,存在于世界上绝大部分语言中。拟声词有独特的音韵学特征,在多种语言情境中,准确地用拟声词,能够帮助增加语言的表现力。
拟声词是实词还是虚词
拟声词被归类为实词。由于拟声词在句子中可以担任多种语法角色,如定语、状语、补语、谓语和独立语,也能独立成句,这类特质与虚词不同。
拟声词被归类为虚词。有看法觉得拟声词不拥有定义意义,只不过模拟声音的词语,因此更接近于虚词。不一样的语言学理论和教程或许会给出不一样的分类方法。
拟声词能渲染什么
拟声词能渲染文字中的音响,给读者以听觉上的刺激,从而增加声势,使描绘成效鲜明。
比如:突然,吧嗒吧嗒的声音把我的思路打断了,我看见黄豆粒大的雨点冷不停地东一颗西一颗也摔下来,砸在水泥地上,炸开一个个小的水花,不一会儿雨声就山沙沙沙而刷刷刷。
拟声词的情感色彩怎么样
在文学应用中,拟声词可以依据情景的变化,脱离本身的静态意义,表达或贬或褒的感情色彩,有的褒义或者中性的拟声词发声变化而带有了贬义。
譬如:“骂骂咧咧、不拘小节、哼哼唧唧”等,其中的拟声词“咧咧、哼哼唧唧”的静态意义是中性的,“咧咧”是摹拟说话的拟声词,“骂骂咧咧”形容又说又骂”;“大咧咧”形容随随意便、满不在乎。
“咧咧”大多数与“骂骂”或“大大”结合而表示贬义色彩。“咧咧”又可以和“笑”结合而形容微笑时嘴角向两边伸展的样子。
“吹嘘”的拟声语素“嘘”的静态意义也是中性的,是指吐气时发出的声音或热气。但“吹嘘”已经发生了转义为“夸大地或无中生有地说自己或其他人的优点”的意思,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原来的象声意义了。